-
一定要让阳光照进“被遗忘的角落”2013-04-12鹿邑学生普会鹏不幸患上白血病,虽与姐姐配型成功但手术费难筹,爱心组织闻讯 及时伸出援手,并表示: 一定要让阳光照进“被遗忘的角落” 病床上的普会鹏 □晚报记者 马治卫/文 通讯员 连祥工/图 今年16岁的普会鹏是鹿邑县王皮溜镇人,由于父亲正在服刑,他患上白血病后,没敢奢望能获得社会的救助。但令普会鹏意想不到的是,新乡太阳村儿童救助中心获悉他的情况后,立刻向社会发出了求助信息,社会爱心组织闻讯纷纷表示,一定要让阳光照进“被遗忘的角落”。 昨日,普会鹏的母亲肖勤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等孩子好后,一定让他好好地报答社会”。 患上白血病 全家陷困境 普会鹏是鹿邑县王皮溜镇普园村人,2011年7月,读初二的普会鹏总感觉身体不舒服,到医院检查后,医生确诊他患上了白血病。“太费钱,我不愿意拖累家里。”普会鹏哭着对母亲肖琴英说。但肖琴英告诉他:“就算砸锅卖铁,我也要给你治病。” 说着容易做着难。普会鹏的父亲在监狱服刑,生活的重担全落在了肖琴英身上。为给普会鹏治病,肖琴英将家中的积蓄全部拿出后,又借遍所有亲戚,总算凑了十多万元钱。 2012年11月下旬,普会鹏和二姐普思远的骨髓配型成功,但手术及术后治疗所需的20~40万元的费用难住了他们一家。 获爱心基金会援助 就在普会鹏一家陷入困境时,普会鹏的父亲服刑的河南某监狱将其家庭情况上报到了新乡太阳村儿童救助中心。2012年12月17日,新乡太阳村理事会秘书长王敏在核对“2013年度河南省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分散助养对象”名单时,获悉了普会鹏的情况。王敏立刻通过北京太阳村儿童救助基金,向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天使妈妈基金”求助。 一定要让阳光照进“被遗忘的角落”!几天后,双方制订了一个旨在更大范围内的全国性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大病救助计划”的行动方案,并将普会鹏列入首例救助对象,为他联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309医院的具体入院时间和床位。 手术在即还差些后续治疗费 普会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09医院住院治疗的17天中,一直高烧40多度,不宜手术。由于北京的消费水平较高,2013年1月16日,普会鹏和家人决定到商丘休养。 4月8日,根据身体情况,普会鹏再次去中国人民解放军309医院进行骨髓移植手术。 昨日,肖勤英告诉记者,目前,医生已经对普会鹏的身体进行了全面检查,做骨髓移植手术没有任何问题,成龙基金会承担了普会鹏的骨髓移植手术费用。“但医生说后续治疗费大约还需要15万块钱。来北京之前,商丘的慈善组织给孩子募捐了3万块钱,我又从亲戚邻居处借了1万多块钱,现在还差十万块钱。”肖勤英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能帮帮他们。 线索提供 连祥工 来源:中华龙都网 原文地址:http://www.zhld.com/zkwb/html/2013-04/11/content_630761.htm
-
特困儿童免费手术惠民行动开始实施2013-04-11本报讯 记者朱勤报道 为缓解贫困儿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更好为患者服务,省儿童医院暨沈阳市儿童医院携手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9958项目,免费为持有低保证、特困证或是生活有困难的患儿手术。 据了解,活动的具体申请程序是首先由儿童医院的外科专家确定病情,确诊为先天性疾病的病种可向省儿童医院申请9958救助项目。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 《9958紧急救助申请表》、患儿近期生活照、所在地区委员会或乡(镇)政府对患儿家庭贫困情况的确认证明、患儿及监护人的户口、身份证(复印件)。如果审核通过,享受免费手术待遇。 来源:辽宁日报 原文地址:http://roll.sohu.com/20130411/n372323713.shtml
-
蓓蕾女孩的公益梦2013-04-10▲ 志愿者们在一起织爱心围脖。自蓉的眼睛不好,织起围脖有些吃力,但她还特别愿意向别的志愿者学习,力求织出个花样。 ▲自蓉想经营个网店,做点小生意,用来贴补公益活动开支。 每逢周末,蓓蕾护航的志愿者们都会来到团结湖社区患病在床的王吉祥老人家中,拉家常,看望他。看到这些小青年,平时少言寡语的老人也会谈天说地聊个不停。 活动报表、志愿者签到表、志愿者活动感受……每次公益活动后,自蓉和同伴都要仔细整理好全部的文字材料。 蓓蕾护航慈善公益组织的徽章和宣传页都是自蓉亲手设计的,简洁大方。 ▲社区里的宋爷爷要过生日了,细心的自蓉与同伴上街为老人挑选生日蛋糕。 ▲ 每次活动后,最先做的就是在关节上贴膏药。“这膏药味儿很大,怕熏着老爷爷老奶奶。”自蓉不好意思地说。 四月的北京,风沙漫起。周日的午后,几个身穿“蓓蕾护航慈善公益志愿者”马甲的年轻人准时在朝阳区团结湖社区26号楼下集合。“乔宇,你上平台帮王大爷家扫一下窗外的垃圾,天干物燥,别失火啊!”一个个头儿不高、圆圆脸的年轻女孩,扯着大嗓门麻利地指挥着。住在二楼的王吉祥大爷患病瘫痪在床,儿子不在身边,老伴年岁已高,多亏了这些在社区开展照顾失能老人活动的志愿者定时来帮忙,而这个不起眼的年轻女孩就是蓓蕾护航慈善公益组织的创始人——自蓉。 自蓉来自云南保山,是个普通的80后女孩,一个本该拥有绚丽而美好青春的年轻人。不幸的是她13岁那年得了脑血管肿瘤。起初影响不大,自蓉又独立好强,经过一番打拼,她年少有成,成为北京的有房有车一族。但2008年起病情突然加重,脑血管肿瘤引起的并发症虹膜炎使她的右眼视角变窄,暂时失明。正当她彷徨无助之时,汶川大地震发生了。痛苦使自蓉像灾难面前的许多年轻人一样重新审视自己生命的价值。大地震后,自蓉不顾病痛积极参加民间各种公益组织的爱心活动。在公益活动中,自蓉找到了自我人生路的方向。2009年,病魔再次袭来诱发了免疫系统并发症——强直性脊柱炎,“严重时每个关节都疼得要命,恨不得在地上打滚。”待病情稳定后,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倾个人积蓄创建了蓓蕾护航慈善公益组织。 成立近四年来,蓓蕾护航倾注了自蓉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创建一个公益组织不那么简单,她带病学习,从对网站制作一窍不通,到熟练掌握,她用一周完成了蓓蕾护航官方网站的搭建。她还自学管理学和心理学,从外面请来老师给团队的志愿者培训国学文化、医疗护理、紧急救助等方面的知识,为的是让蓓蕾更专业。她既是创始人,又是活动组织者和策划者,在过往的500多场次公益活动中她都身在一线,感染和带动身边的志愿者们。2009年至今,她的团队逐渐壮大到1400多人,为各类弱势群体提供志愿服务时间超过4万小时。 去年蓓蕾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合作发起了“爱心温暖传递-爱心围脖”公益项目,为大家提供毛线,号召社会爱心人士亲手为西部贫困地区孩子编织爱心围脖,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远方的爱及精神关怀,抵御冬天的寒冷。这项公益活动在北京多所高校踊跃开展,许多不会织围脖的年轻人也纷纷笨拙地拿起了毛衣针。今年开春,500多条各式各样的爱心围脖寄往山西省五台县黑崖堂小学等地。 除了贫困地区的孩子,失能老人群体也是蓓蕾护航重点关注的对象。自蓉和她的团队与朝阳区政府、朝阳慈善协会合作了“携手夕阳、关护失能老人”项目。以朝阳区团结湖社区为试点,入户为20位中轻度失能老人提供专业而温暖的敬老关护。“虽然有病,每次活动她从不缺席,她总能给老人们带去欢笑。”来自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的志愿者林沐尘介绍说。但每次活动后,自蓉最先做的就是在关节上贴膏药,抑制钻心的疼痛。 因为长期服用的药里含激素,自蓉一下胖了40斤。脑血管肿瘤引发的消化系统紊乱,会让她不时呕吐。强直性脊柱炎带来的疼痛使她每晚只能睡3小时,甚至更少。但她仍然以乐观、坚韧的态度影响着一批“80、90后”。去年她被团中央评选为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当选“寻找北京最美慈善义工十大人物”。 关于未来,自蓉最大的梦想是建立一个孤残儿童心理关爱基地,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心灵重建的地方。“如果这个‘蓓蕾之家’真建成了,那将是我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憧憬着未来,自蓉笑得很开心。 来源:北京日报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3-04-10/content_8716314.html
-
七位爱心妈妈建立“七色花舍” 重病弃儿获新生2013-04-09七位爱心妈妈建立“七色花舍”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记者 徐燕 天津的七位妈妈,用爱心和无私的志愿服务为孤残儿童建立了一间七色花舍寄养中心,虽然花舍成立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可已经陆续接收了多名等待治疗的幼儿。在七色花舍妈妈和天津众多爱心人的努力下,一名患有严重疾病的女童得到了救治,获得了新生。昨天,众多素不相识的热心人聚在一起,为这个孩子庆祝一周岁的生日,祝贺她的生命有了一个新开端。 昨天的10:30左右,北辰区京津公路边上的方舟住宅小区一栋三层别墅,聚集了不少人。这些人中有一家三口,也有的是三三两两的朋友结伴而来。虽然进的是一家门,可相互之间并不是很熟悉,直到报上了各自的网名或者是微博名,才恍然大悟后热情地打起招呼。这个别墅现在的名字叫七色花舍,是一家孤残儿童寄养中心。每个进到里面的人,都会按照要求穿上鞋套,并脱下外衣,防止正在康复治疗的孩子交叉感染。别墅一层布置得更像幼儿园,墙壁上挂着孩子们的照片。小餐厅内,一个生日蛋糕以及代表着天津传统风俗的“四碟捞面”已经摆好了。 室内的墙壁上,挂着这家名为七色花舍的民间寄养机构的各种审批证件外,从上面得知,七色花舍是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第三期“童缘”资助项目,属于民间非盈利性质的公益项目。室内的墙壁上还挂着7个孩子的照片,照片上的这些孩子有的患有唇腭裂,有的则是肢体有残疾。三层的小楼被分成了不同的房间,每个房间内都住着2-3名才出生几个月的幼儿,几个阿姨正在各自的房间内,照看着孩子。十几个人的到来,立即让这个小楼内热闹起来,一些醒来的孩子,向客人伸出了小手。 要过生日的是一个名叫党会娟的女童,昨天正好一周岁。因从出生即患有脊膜膨出和脑积水,小会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医院度过的。不久前,她在七色花舍的妈妈带领下,在上海住院3个月进行治疗,正是这次治疗,让人们再次见识到了天津人的热心和无私。在治疗期间,帮助小会娟筹款的微博被广为传播,天津热心人的捐助,加上爱幼基金会的资助,总共13万多元的治疗费,支持着小会娟在上海进行了手术。现在,小会娟总算度过了危险期,病情也算稳定下来了。按照规定,她即将回到河南的福利院,并在福利院的安排下,寻找合适的家庭收养,那样她就会走进一个普通的家庭,开始正常的生活。 筹建七色花舍寄养中心 为贫穷地区孩子寻医问药 七色花舍名字的由来,是跟七位爱心妈妈分不开的。为花舍日常运营投入精力最大的“瑶瑶妈妈”赵女士告诉记者,大约是在2008年的时候,在一家育儿的网站和论坛上,七位同样来自天津的妈妈们认识了。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利用手头的资源,为网站上需要救助的孩子们求医问药,有时候还帮助不方便就医的家长联系医院,或者是向救助基金进行申请。这样的事一直做到了2012年。 后来,得知在北京和上海陆续有了民间的寄养机构,能更好地为那些孤残儿童提供救助,这些妈妈们都认为,凭借着天津人淳朴的民风以及那份古道热肠,一定能将寄养机构做好。于是七位妈妈就开始策划,并得到了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的支持。她们先是租下了这间3层的别墅,并进行了改造,同时根据护养的需要,聘请了7个阿姨,对孩子进行日常的照看。 策划建立七色花舍的爱心妈妈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大家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在参与公益。每到周末,妈妈们就会到花舍来跟孩子们一起玩,并对花舍进行大扫除。这些妈妈中,年龄最大的已经50多岁,年龄最小的也是刚生下宝宝不久的80后妈妈。妈妈们在她们各自的工作领域,都能独当一面,她们说在享受自己家庭幸福的时候,想让更多的孩子能享受到爱心。 七色花舍是纯公益的项目,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偏远贫穷地区福利院内急需治疗的孩子们寻医问药,并在社会上为孩子筹集治疗费用。从2012年8月份建立,10月份第一个孩子入住,到如今花舍内已经有7个孩子,这些孩子有的是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推荐寄养的,还有的是河南省的一家福利院寄养的被弃病儿。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七色花舍在天津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人都自愿加入,为孩子们筹措奶粉、辅食以及衣服和被褥,就连一家医院也加入,免费为孩子们进行常规的检查和治疗。 七色花舍大事记 2012年10月 为党双屹治疗肺炎 2012年10月 党双杰治疗支气管炎 2012年10月 为濮文博进行脑部损伤的检查 2012年11月 为濮文博治疗吸入性肺炎 2013年1月 为党会娟进行脊膜膨出后续手术和抗感染治疗 2013年1月 为濮文博和党双屹进行眼部的整体检查 2013年3月 为国天琦进行唇腭裂的第一期手术治疗 来源:天津网 原文地址:http://www.tianjinwe.com/tianjin/tjcj/201304/t20130406_284353_1.html
-
市儿童福利院 昨日获赠10辆轮椅2013-04-08重庆晨报讯 (记者 罗薛梅)昨日,8岁的菲菲有了属于自己的轮椅,她说坐上轮椅感觉自己有了脚。菲菲的轮椅是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74青爱小屋”的志愿者们,受中国中华儿慈会委托,捐赠给市儿童福利院的。 今年8岁的丁菲菲因先天双足畸形遭父母抛弃,后被市儿童福利院收养。昨天坐上新轮椅后,被推着四处转悠,她高兴得呵呵直乐。 市儿童福利院目前有500多名儿童,90%以上是残疾儿,下肢残疾占很大比例。 重庆市青爱工程于去年11月启动,旨在对全市青少年进行关爱,“274青爱小屋”是设在重庆医药高专的首批爱心小屋。昨日,志愿者们共给福利院捐了10辆轮椅。 来源:重庆晨报 原文地址:http://cq.people.com.cn/newscenter/cq/news.cqr300?Num=7322862
-
星星的孩子不孤单 国内首款自闭症辅助应用今日上线2013-04-03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有时安静不言不语,有时吵闹做着旁人看不懂的动作,他们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当你走进他们内心的时候,才能感受到他们其实也渴望交流。他们是星星的孩子,一群特殊的患有自闭症的孩子。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社交与沟通障碍,也称孤独症。自闭症患者无法恰当地与人进行沟通甚至是眼神接触,正是由于这种社交与沟通障碍,在日常生活中的困难超乎一般人的想象。近年来,自闭症的发病率持续走高,截止2012年,据患病率估计,仅我国就有近千万例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公众对自闭症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今日,应用汇与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美院等机构共同研发的手机应用软件《星星语》正式上线,成为了国内第一款通过智能手机,辅助自闭症儿童生活和情绪表达的免费应用软件。 “星星语”的诞生凝结了众多研究人员、艺术家、企业与志愿者的心血。来自星星雨、北京大学、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美院、应用汇、以及国际顾问组成了这一支近20人的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的团队。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特地走访了他们。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魏丽萍教授是2012年度中国10大青年女科学家,一直从事自闭症成因、人类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方面的研究,她于一年以前有了给自闭症孩子做一个辅助沟通的App的主意,通过对孩子的观察和与星星雨老师的多次交流,带领团队做了应用的原型。清华美院的李睦教授和他的学生手绘了应用中的所有图片。国际志愿者Tim Muse将《星星语》翻译成英文并配音,以便把这一应用推广到更多国家和地区。 来源:中国青年网 原文地址:http://www.cnr.cn/life/gdxw/201304/t20130402_5122781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