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部门发文明确,学校、家庭、社会要协同做好“这件事”!2023-02-02近日,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在协同育人中的各自职责定位及相互协调机制。来源:光明网
-
大事件回顾 | 2022年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政策及做法盘点2023-01-30来源:中国儿童福利
-
2022年社会组织十件大事2023-01-16为更好地盘点2022年度工作,展示社会组织风貌,激发和引领广大社会组织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按照“突出政治性、体现重要性、注重导向性、兼顾全面性”的原则,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推选出“2022年社会组织十件大事”(以时间为序)。1.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社会组织活动并作重要指示(全年综合,政治类)4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迎战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倡议各国将亚洲打造成为世界的和平稳定锚、增长动力源、合作新高地。7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成立致贺信,希望世界互联网大会以对话交流促进共商,以务实合作推动共享,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12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成立30周年,希望学会能激励人们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更好凝聚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2.社会组织积极助力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作用类)2月4日至20日、3月4日至13日,2022年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北京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分别如期举办。全国各级各类社会组织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这两次体育盛会中,如援建华侨冬奥冰雪博物馆、制作颁奖花束、进行场地勘察、督导和技术指导、组织志愿者开展全方位服务、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宣传活动等。在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筹办和举办过程中,社会组织展现了服务冬奥、宣传冬奥的担当和能力。3.社会组织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作用类)2月15日,民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通知》,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响应中央号召、扛起使命担当,立足自身宗旨和业务范围,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能力。5月7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民政部制订《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方案》,进一步细化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任务重点,即结对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参与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打造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公益品牌;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开展社会组织乡村行活动。6月8日,民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召开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动员全国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来。4.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建章立制(规制类)5月初,经中央批准,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印发《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对社会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适用范围、申报条件、审批机制、程序要求、禁止情形、监管体制、违规处置、荣誉撤销等作出全面规定,为加强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规范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开展提供了制度遵循。5.社会组织名称及标识管理建章立制(规制类)6月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于8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政策规定,将挤压各种假冒、仿冒、捏造社会组织名称、标识的行为,挤压非法社会组织网上活动空间,保护社会组织合法权益。6.社会组织积极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作用类)7月8日,民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社会组织进一步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的通知》,聚焦推动社会组织开发就业岗位、提供灵活就业、稳定就业岗位、搭建就业平台、参与就业培训,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各地民政部门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文件、发出倡议、组织活动,共同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经初步统计,6月至8月,全国社会组织共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招聘岗位约11.3万个,实际招聘8.5万余人;设立就业见习岗位约5.9万个,实际招收4.3万余人;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近1.4万场,推动11万余家会员单位发布招聘岗位约55万个。7.社会组织数字化服务平台发挥作用(平台类)由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广东省江西商会和广州凯迪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广东省社会组织数字化服务平台,相继推出秘锋数字办公管理系统、会务活动配套系统、云会甄选电商板块、商务社交生态社区、锦鲤线上招商板块,整体架构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需求。自7月正式面向广东省社会组织以来,数字化服务平台已入驻社会组织1000多家,触达会员单位50多万家,入驻社会组织近八成来自广东省,江西、福建、湖南、湖北、海南、北京、山东等地也有社会组织咨询并入驻。8.民政部、中央文明办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广泛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作用类)8月6日,为进一步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作用,助力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促进落实《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3年)》,民政部、中央文明办印发《关于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广泛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通知》,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贴近群众生活、了解群众需求、服务灵活高效等优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平台,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广泛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引领广大群众进一步涵养家国情怀、厚植信仰信念、提高文明素养、提升精神风貌,助力培育互帮互助、和谐和睦、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新时代社区文明新风尚。9.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政策类)8月23日,为加强对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经国务院同意,建立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外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10个部门和单位组成,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为牵头单位。联席会议要求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加强沟通、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联席会议作用,共同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工作。10.党的二十大对社会组织发展提出新要求(政治类)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提出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理顺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等要求,为社会组织发展指明方向。来源:中国社会报
-
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部署开展“情暖新春 共护未来”2023年寒假春节期间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活动2023-01-06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好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近日,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情暖新春 共护未来”2023年寒假春节期间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加强走访探视和摸底排查、督促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做好疫情防控措施调整“转段”期间关爱工作、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做好救助帮扶和临时监护等工作、做好生活居住环境安全检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关爱服务等七个方面,对做好寒假春节期间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通知》要求,各地要统筹基层工作力量,对本地区困境儿童进行走访探视,重点了解儿童监护或委托照料状况、健康情况、寒假春节期间儿童去向和面临困难问题等,针对困境儿童的实际困难,明确专人做好服务工作,确保各类信息沟通渠道畅通,保证儿童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得到关爱服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法律法规政策宣讲,指导村(居)民委员会督促指导困境儿童监护人或受委托照料人认真履行监护主体责任或委托照料职责。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和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等对困境儿童的生活、居住环境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排查用电、用气、用水、消防和食品安全,检查防寒保暖等基本生活保障情况。《通知》强调,各地要确保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纳入价格补贴联动机制保障对象;将符合条件的儿童及时纳入基本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保障范围。按照当地党委和政府以及联防联控机制的统一部署,将困境儿童纳入当地医疗保障体系关注的重点对象范围,加强疫情防控和救治服务保障。组织专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力量,为困境儿童开展爱心陪伴、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试等关爱服务活动。《通知》指出,各地要用心用情用力扎实做好关爱服务工作,确保困境儿童温暖过冬、幸福过节。要加强督促指导和工作调度,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打造品牌项目,真正让困境儿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在制定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政策文件时,要将做好寒假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作为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关爱服务体系,建立长效机制。相关文件: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情暖新春 共护未来”2023年寒假春节期间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的通知来源:民政部门户网站
-
民政部发布2023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课题指南,与儿童福利工作相关的有哪些?2023-01-06来源: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相关文件: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发布2023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课题指南的通知
-
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旗)拟命名名单公示2023-01-04根据《民政部关于开展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创建的通知》(民函〔2021〕68号)要求,经逐级推荐、严格审核,拟将北京市西城区等131个县(市、区、旗)命名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旗)。为切实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现将拟命名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2023年1月3日至1月9日)。公示期间,如对拟命名名单有不同意见,可以电话、传真、信函、电子邮件等形式向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反映情况须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监督电话:010-58123292、58123295、58123293(传真);电子邮箱:gwywbbmshch@163.com。来信地址及邮编: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南大街6号(100721)附件: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旗)拟命名名单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3年1月3日附件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旗)拟命名名单(共131个)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市平谷区天津市滨海新区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河北省广平县河北省宁晋县河北省顺平县河北省三河市河北省枣强县山西省沁县山西省阳城县山西省闻喜县山西省静乐县山西省大宁县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辽宁省凤城市辽宁省凌海市辽宁省辽阳县吉林省农安县吉林省辉南县吉林省梅河口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黑龙江省铁力市黑龙江省同江市黑龙江省勃利县上海市黄浦区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江苏省张家港市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江苏省兴化市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浙江省海盐县浙江省常山县安徽省肥东县安徽省肥西县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安徽省含山县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安徽省金寨县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福建省将乐县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江西省莲花县江西省共青城市江西省遂川县江西省樟树市江西省乐安县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山东省滕州市山东省寿光市山东省泗水县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山东省齐河县山东省冠县山东省无棣县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河南省宜阳县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河南省沁阳市河南省长葛市河南省舞阳县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河南省确山县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湖北省竹溪县湖北省当阳市湖北省汉川市湖北省潜江市湖南省韶山市湖南省武冈市湖南省临澧县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湖南省双峰县湖南省吉首市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广东省大埔县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重庆市九龙坡区重庆市北碚区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四川省邛崃市四川省合江县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四川省射洪市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四川省华蓥市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贵州省普安县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云南省宜良县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云南省泸西县云南省文山市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区陕西省千阳县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陕西省神木市陕西省石泉县甘肃省永登县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青海省共和县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
-
更好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聚焦慈善法修订草案四大看点2022-12-28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我国现行慈善法自2016年施行以来,在保护慈善参与者权益、规范慈善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背景下,慈善被赋予新的功能定位。 与此同时,慈善领域日渐出现慈善组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监管制度机制不完善、一些慈善创新形式缺乏有效规范等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都对加强慈善法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27日,慈善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首次审议。立法为更好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提供更充分的法治保障。 看点一:新设应急慈善专章 新设应急慈善专章是此次慈善法修改的一大亮点。 近年来,慈善在应对突发事件特别是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原则不明、信息公开不及时等问题。修订草案对此进行了回应。 针对突发事件应对中一些慈善组织存在慈善款物募集和使用情况公开不及时等问题,修订草案对应急状态下募捐信息公开作出更严格规定,要求在应急处置与救援阶段至少每五日公开一次募得款物的接收、分配、使用情况。 此外,为畅通捐赠物资的分配送达等,修订草案还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应急慈善工作需要,为捐赠款物分配送达提供便利条件;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积极支持各类应急慈善活动,为捐赠款物分配送达、信息统计等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谢琼表示,修订草案增设应急慈善专章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慈善事业的应急机制,更充分发挥慈善力量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修订草案对慈善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等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这就需要慈善组织在平时就不断提升资源协调调配、信息公开等能力。 看点二:进一步规范“互联网+慈善” 近年来,互联网募捐活动蓬勃发展。民政部相关数据显示,通过互联网募捐的款项近几年每年增长率均超过20%。 修订草案总结近年来指定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责任,并对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活动予以规范。 修订草案提出,国务院民政部门指定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提供信息展示、捐赠支付、捐赠使用情况查询等服务。修订草案同时明确,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不得在公开募捐信息页面插入商业广告和商业活动链接。 此外,针对近年来个人求助活动平台规模化发展、纠纷时有发生的新情况,修订草案回应社会各界加强网络个人求助治理的呼声,在附则中新增关于个人求助和个人求助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规定。 修订草案明确,个人为了解决本人或者家庭的困难向社会发布求助信息的,求助人和信息发布人应当对信息真实性负责,不得通过虚构事实等方式骗取救助。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承担求助信息真实性审查义务。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名认为,近年来,个人求助活动大量涌现,个人求助平台特别是个人大病求助平台活动频繁、筹款数目巨大,实际起到公开募捐作用。此次修订草案将个人求助纳入法律规范之中,填补了网络个人求助法治空白。 看点三:充实慈善信托有关制度 慈善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慈善目的,依法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意愿以受托人名义进行管理和处分,开展慈善活动的行为。 近年来,我国慈善信托数量及规模实现平稳增长。中国慈善联合会首次与中国信托业协会联合发布的《2021年中国慈善信托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累计慈善信托备案达773单,财产规模达39.35亿元。 此次修订草案对慈善信托制度进行了系统完善。 修订草案明确委托人不得指定其利害关系人为受益人,确保慈善信托的慈善性质;明确除信托文件规定外,受托人不得自行辞任,稳定慈善信托运行。 为加强慈善信托内部监督,修订草案对原规定进行修改,由“慈善信托的委托人根据需要,可以确定信托监察人”,修改为“慈善信托应当设置信托监察人”。 修订草案还强化了对慈善信托的优惠扶持,增加设立慈善信托依法享受税收优惠的专门规定。 谢琼认为,慈善信托作为一种新型慈善活动,近年来越来越为人所熟知,慈善信托数量及规模也不断扩大。修订草案进一步完善慈善信托制度,全面规范慈善信托运作,是对慈善信托发展现状的回应,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其良性发展。 看点四:进一步完善慈善监管机制 修订草案在对慈善活动的综合监管和行业指导方面予以加强。 修订草案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慈善活动综合监管。在明确民政部门的全面监管职责基础上,修订草案新增工信、公安、财税、审计、网信、银保监等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管职责。 针对慈善活动面广线长的特点,修订草案增加科教文卫体、应急、生态环境、医疗保障等行业管理部门指导、管理和服务本行业慈善活动的职责。 此外,修订草案新增了约谈负责人、工作人员等手段,进一步丰富了监管措施。明确对其他慈善活动参与者的会同调查机制,确保有效监管。 在细化、强化法律责任方面,修订草案重点完善了募捐活动违法的法律责任,增加吊销公开募捐资格证书等处罚方式,提高法律的约束力和威慑力。 谢琼认为,大众因为慈心善爱参与慈善活动,一旦发生负面事件,将会严重影响慈善行业公信力。修订草案相关规定提高了监管效率,增加了违法成本,有利于引导各类慈善力量规范、健康发展。(来源:新华网,记者高蕾、丁小溪、孙少龙、范思翔)
-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12-26党的二十大发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号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千秋万代,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北京检察机关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坚决落实中央、市委、最高检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系列工作部署,依法履行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责,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主动将检察司法保护融入“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保护,为新时代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坚强司法保障。为全面展示北京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准确把握未成年人保护的新形势,深化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自觉承担未成年人保护的检察责任,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系统梳理了2021年全市涉未成年人“四大检察”履职情况,结合近年来的业务数据分析了涉未成年人案件特点、趋势,总结了北京检察机关在贯彻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理念、推进未检业务统一集中办理、强化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持续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以及以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推动未检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形成《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向社会大众全面展示2021年北京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成效。白皮书显示,2021年北京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312人,受理审查起诉295人,经审查,批准逮捕114人,不批准逮捕202人,不捕率为63.92%,提起公诉108人(含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满后起诉人数),不起诉160人(含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满后不起诉人数),不诉率为58.82%,附条件不起诉90人,附条件不起诉率为31.14%。办案中注重落实未成年人特殊刑事司法政策,未成年人不捕率、不诉率、附条件不起诉率同比分别增加10.16、10.78、9.09个百分点,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适用认罪认罚275人,认罪认罚适用率为96.5%,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157人,经审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47人。落实双向保护,关爱救助未成年被害人,推进“一站式”取证办案场所及检警合作机制建设,为13名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司法救助,金额总计75万余元,为46名未成年人提供小额爱心救助,开展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28人次,心理疏导73人次,协助生活安置13人次,帮助纳入社会救助38人次,协助转学2人,帮助重返校园2人。与此同时,北京检察机关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共受理审查逮捕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574人,受理审查起诉480人,经审查,批准逮捕381人,提起公诉413人。2021年,北京检察机关不断强化涉未成年人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共办理未成年人民事、行政监督案件86件,办案数量比2017年提升了115%。在涉未成年人案件办理中关注监护侵害和监护缺失情形,妥善进行监护干预,办理撤销监护权案件24件,较2020年上升140%。积极开展“督促监护令”工作,共制发“督促监护令”86份,其中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制发68份,向未成年被害人的监护人制发18份。积极开展支持起诉,共办理支持起诉案件14件,其中支持撤销监护资格案件9件,其他支持起诉案件5件,涉及未成年人人身权、健康权、抚养费等,支持起诉案件类型呈现多样化特征。北京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稳步推进,2021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案件70件,涉及旅馆酒店违规接待未成年人入住、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违规接待未成年人、有关场馆未落实对未成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政策、书店出售暴力血腥少儿图书、儿童用品包含低俗色情信息、违规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幼儿园无证招生办学、校外培训机构违规经营、儿童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平台未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律规定等多个领域,其中民事公益诉讼立案5件,行政公益诉讼立案64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立案1件。全市三级检察院共同开展的督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检“检爱同行 共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典型案例。北京检察机关依托法治副校长队伍,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2021年全市共有309名检察人员在273所普通中小学、57所其他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其中检察长21名,其他检察人员257名,开展各类法治教育活动774场次,师生参与活动总计1500余万人次(包括网络直播观看人次)。全市各级检察机关积极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创新法治教育形式,灵活运用普法讲座、辩论赛、模拟法庭、线上课堂、微视频、参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等方式,不断丰富法治教育内容,提升宣传教育工作质量,形成了“西检杯”“四叶草”等一批具有首都特色的未成年人法治宣传品牌。北京检察机关还积极携手四川检察机关,联合北京某律师事务所组成法治宣讲团队,走进四川大凉山开展“检爱同行,共护成长”宣讲活动,五天行走四川三县十余个乡镇,开展法治讲座24场次,发放宣传单3500份,覆盖学校22所,受众师生1万余人。孩子就是未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北京检察机关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和市委《实施意见》,以更高质量检察履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更加有力的综合司法保护。来源:京检在线微信公众号